编者按:程蕴茵,女,我校2022级思政教育专业本科生,中共党员,第十届全国“田家炳杯”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,现推免到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在校期间先后担任副班长、院青年宣传中心网络部部长、院读书社社长、校辩论赛主席、多类活动主持人等职务;曾获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、校“爱我国防”主题演讲比赛第三名等20多项荣誉与表彰;主持参与福建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一项,主持参与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学习研究会校级课题2项。

在校生代表--程蕴茵:在马学马、研马、用马中绽放青春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大家下午好!我是来自22思政一班的程蕴茵,很荣幸能够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。首先,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学长学姐,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!
记得2022年秋天,我和大家一样,抱着录取通知书和超级无敌多的行李,走进闽南师大的校门。9月的阳光很是热烈,穿过树影婆娑,落在“永利23411集团”的门牌上。我的心情很激动,又很忐忑,心里却揣着两个问号:“思政专业到底学什么?”“天哪,是不是要背到秃头呀?”但现在,我慢慢明白:思政人的青春,是在“在马学马、在马研马、在马用马”里生长的,更是在“真学、真懂、真用”里绽放的。
“在马学马”,是让真理扎根心底的过程。还记得第一次上《马克思主义哲学》,老师说“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”。直到一知半解的我,用矛盾论平衡了专业学习和学生工作,才发现课本里的“对立统一”正藏着生活的智慧密码。正所谓,要“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”,真理从不是冰冷的文字,而是能解释生活的“金钥匙”,只要愿意沉下心学,就一定能摸到真理的脉搏。
“在马研马”,是让理论长出锋芒的过程。而赛场,恰恰是绝佳舞台。去年,我有幸参加“田家炳杯”全国教学技能大赛并荣获一等奖。但,备赛两个月,是认知重构的阵痛期,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》、《思想政治课教学》等期刊读了又读,模拟课堂练了又练,凌晨两点的宿舍台灯下,清晨六点的综合楼教室,钻研与努力终于让课堂上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模样。但,比赛不是终点,而是让我们把“学”与“研”拧成一股绳的契机,以赛促学,它逼着你把书里的道理嚼碎了、消化了,再用自己的话讲出来,这种“研磨”的过程,正是理论生长的土壤。
“在马用马”,是让真理沾着泥土香的实践。在漳州市博物馆当讲解员时,17页的解说稿最终内化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讲解表达;在龙海一中实习的60多节课教会我: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用真心点燃真心。我们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,赋予“场馆里的思政课”别样的生动,都是在做一件事:让真理带着烟火气,播撒在广袤大地上。
学弟学妹们,当我们选择思政专业,其实是选择了一条“既要抬头看星空,又要低头踏泥土”的道路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,就藏在我们每一次“真学”的专注里,每一次“真研”的勇敢里,每一次“真用”的真诚里。愿你们在“博学、明理、砺志、笃行”的校训里,积极进取、以赛促学、真学真用,成为挺膺担当的新时代思政人!
(文字:永利23411集团 图片:永利23411集团 责编:任程龙 编审:邓战军)